《云南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规划(2025—2030年)》政策解读

文章来源: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局
发布时间:
2025-07-04 16:39:06
【字体:

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规划(2025—2030年)》(以下简称我省《规划》),现将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我省《规划》出台的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艾滋病防治措施,防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和质量不断提升,病死率逐步下降,社会歧视进一步减轻。经输血传播基本阻断,经注射吸毒和母婴传播得到有效控制,性传播成为最主要传播途径。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防治取得积极进展,整体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截至2024年,我省经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感染者比例、经诊断发现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病毒抑制比例分别达94.1%、95.4%、97.7%,母婴传播率降至0.14%,保持无经输血传播,全省艾滋病疫情持续下降。但也要看到,影响艾滋病流行的社会因素复杂、交织,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感染率高,异性传播感染人数多、隐蔽性强、预防难度大,防治任务十分艰巨。针对上述情况,202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规划(2024—2030年)》(国办发〔2024〕51号,以下简称国家《规划》),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规划》,省政府组织制定印发我省《规划》,用于指导全省今后一段时期防治工作。

二、我省《规划》的主要特点

我省《规划》确定防治总目标是降低艾滋病新发感染并减少相关死亡,有效遏制艾滋病流行,明确了提高社会防护意识、促进危险行为改变、预防家庭内传播、提升诊断治疗效果、控制人群感染水平等5个方面具体工作指标。我省《规划》具有4个鲜明特点:一是优化防控体系。强化核心防治措施,巩固提升现有防治成果;二是聚焦重点难点。对重点地区、重点环节、重点人群分类施策,破解综合干预、监测检测和治疗救助等工作难点;三是拓展运用防艾体系。依托现有的防艾工作机制和防治网络,系统开展性病、丙肝等综合防治,实现多病同防、多病共治;四是强化综合保障。明确各级政府主体责任,细分部门职责,加强协调联动、资源统筹、队伍建设,落实经费保障。

三、我省《规划》主要内容

我省《规划》由防治现状、总体要求、防治措施、保障措施、指导与评估五个部分组成。

(一)防治现状

重点阐述了在省委、省政府带领下,我省防艾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当前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二)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部门负责、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精准、高效开展。为达成总目标,巩固提升“三个90%”和“两个消除”成果,提出以下12个可量化的具体工作指标:

1.提高社会防护意识。到2025年,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重点人群及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感染者权利义务知晓率达95%以上,到2030年持续巩固提升。

2.促进危险行为改变。到2025年和2030年,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均较前5年减少10%以上;到2025年,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综合干预措施覆盖比例达95%以上,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人员年新发感染率保持在0.2%以下,到2030年持续巩固。

3.预防家庭内传播。到2025年,艾滋病母婴传播率持续控制在2%以下,夫妻一方感染艾滋病家庭的配偶传播率在0.3%以下,到2030年持续巩固。

4.提升诊断治疗效果。到2025年,经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感染者比例力争达95%,经诊断发现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病毒抑制比例均达95%以上,到2030年持续巩固提升。

5.控制人群感染水平。到2030年,全人群感染率控制在0.35%以下。

(三)防治措施

结合当前我省防艾工作实际提出8项防治措施,一是“强化宣教干预,扩大社会参与”,积极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全面落实各项综合干预措施,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防艾工作;二是“优化检测策略,强化监测预警”,实施重点检测和精准检测,开展多元化监测预警,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三是“深化医防融合,加强关怀救助”,持续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面,不断巩固提升治疗效果,加强感染者的关怀和救助;四是“巩固消除成果,筑牢防控屏障”,完善母婴服务体系,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持续保持两个消除成果;五是“实施分类防控,提高防治效能”,针对青少年、老年人、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分类施策,提高其艾滋病和性病防护意识和能力;六是“聚焦重点地区,深化区域防治”,着眼当前防治工作难点、堵点,集中资源全力攻坚;七是“强化联动防治,促进综合治理”,加大对涉艾违法犯罪的惩处力度,持续净化网络环境,促进社会综合治理,协同推进禁毒和防艾工作;八是“拓展防艾体系,推动多病同防”,依托艾滋病防治体系,强化医防协同融合,实现梅毒、淋病、生殖道衣原体等性病同防共治。

(四)保障措施

明确加强政府主导,压实部门责任,强化政策、经费、人员保障,完善防治体系,提高防控能力,落实关怀救助,开展科研创新等,为实现我省《规划》防治目标提供强有力支撑。

(五)指导与评估

明确对我省《规划》的实施进行调研和工作指导,开展阶段性评估和终期评估,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开展指导评估。

四、与国家《规划》不同的部分

我省《规划》与国家《规划》相比,主要有2个方面的不同:

一是总体目标和部分核心指标要求有所提高。在总体目标上,我省《规划》提出“有效遏制艾滋病流行”的总目标,较国家“将整体疫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的目标有所提升。我省《规划》提出“到2025年经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感染者比例力争达到95%”,在国家90%的目标上增加5个百分点。

二是完善在“两个消除”、多病同防、边境防控、治疗关怀等方面的措施。鉴于我省已于2023年通过国家首批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评估认证,为巩固消除母婴传播和输血传播成果,推进多病同防,增加巩固消除成果、拓展防艾体系2条措施。同时,增加“扩大治疗覆盖面、推动流动人口预防艾滋病和性病、加强边境地区综合防治”等策略,细化“扩大社会力量参与、依法做好相关领域治理、加强感染者关怀救助”等举措,以破解当前工作难题。

 

相关文件: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规划(2025—2030年)》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