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健康体重 强骨健身”。
为骨骼大厦打下坚实的地基,离不开三大核心要素:营养、运动和阳光。
1.营养:骨骼的“建筑材料”
钙:骨骼的主要组成成分。摄入足够的钙对于维持骨骼健康至关重要,由于人体无法自行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最佳来源:奶制品、豆制品、海鲜、绿叶蔬菜等。
维生素D:钙的“搬运工”。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人体可以通过晒太阳和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获取。
最佳来源:晒太阳是主要方式(每日15—20分钟,避开暴晒时段)。食用鱼肝油、肝脏、蛋黄、奶制品,必要时可遵医嘱补充剂。
蛋白质:骨骼的“钢筋框架”。适量蛋白质有助于维持骨骼强度,对于骨骼的生长和修复也起着重要作用。
最佳来源:瘦肉、禽肉、鱼、蛋、豆类和奶制品。
其他营养素:镁、锌、铜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K、维生素C等也对骨骼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广泛存在于各种蔬菜水果中,再次强调了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2.运动:骨骼的“最佳刺激”
骨骼和肌肉一样,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给予骨骼适当的压力,能刺激骨骼变得更加强壮。
正确的运动方式: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可以增强骨骼的强度和密度;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可以增加肌肉力量,从而减轻骨骼的负担,保护骨骼健康。
3.阳光:天然的“维生素D催化剂”
晒太阳是获取维生素D的最好方式,每天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不涂防晒霜,让面部和手臂暴露在阳光下15—20分钟,就能有效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但要注意避免长时间暴晒以免灼伤皮肤。
健康的骨骼是我们享受活跃、独立、高质量生活的根本。投资骨骼健康,享受活力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