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诊断糖尿病眼病?不想失明,4个检查要早做

文章来源: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9-02 08:53:00
【字体:

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患者最担心的并发症之一,但很多人直到视力明显下降才去检查,往往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其实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完全可以避免严重视力损害。今天就带大家了解糖尿病眼病的正确诊断方法,特别是4个关键检查项目。

一、为什么糖尿病患者要特别关注眼睛?

1.高血糖对眼睛的慢性伤害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视网膜微血管,导致血管渗漏、出血,最终形成异常新生血管。这个过程可能持续数年而没有任何症状。

2.糖尿病眼病的发展特点

从早期非增殖性病变到晚期增殖性病变,病情发展具有渐进性。早期干预可以阻断90%以上的严重视力丧失。

3.容易被忽视的早期信号

轻微视力模糊、眼前漂浮物增多、夜间视力下降等症状常被误认为是疲劳或老花眼。

二、确诊糖尿病眼病必做的4项检查

1.视力检查

包括远视力、近视力检测,使用标准视力表进行。这是最基础的筛查手段,能发现早期视力变化。

2.眼底照相

通过特殊相机拍摄视网膜图像,可以清晰显示微动脉瘤、出血点等早期病变。建议每年检查一次。

3.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这项无创检查能显示视网膜各层结构,精确测量视网膜厚度,发现黄斑水肿等病变。

4.荧光素血管造影

向静脉注射荧光素后拍摄眼底血管情况,能准确评估视网膜缺血范围和新生血管位置。

三、不同阶段的检查频率建议

1.1型糖尿病患者

确诊5年内开始每年检查,青春期患者需要更频繁监测。

2.2型糖尿病患者

确诊时就应该进行首次全面眼科检查,之后每年复查。

3.已出现视网膜病变者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每3—6个月就需要复查一次。

4.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孕早期必须检查,之后每3个月复查直至分娩。

四、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

1.检查前准备

提前停戴隐形眼镜1—2天,告知医生有无过敏史,特别是对荧光素过敏的情况。

2.检查过程配合

进行瞳孔散大检查时会有4—6小时的视物模糊,建议有人陪同。

3.检查后护理

血管造影之后可能出现皮肤暂时性黄染,多喝水促进造影剂排泄。

4.报告解读要点

重点关注视网膜出血、渗出、新生血管等关键词的描述。

糖尿病眼病的防治关键在于“早”字。即使视力正常,定期眼科检查也必不可少。记住这4项关键检查,就像为眼睛上了4道保险。从确诊糖尿病那天起,就该把眼科检查纳入年度必做清单。视力一旦失去很难挽回,但通过科学监测完全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现在就去预约你的眼科检查吧!

温馨提示:内容中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构成用药指南,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