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健康提示

文章来源: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9-02 08:51:00
【字体:

新学期开启,从“松弛模式”的假期切换到“规律节奏”的校园,需要从生活点滴调整,让身体和心态平稳过渡、快速适应。

一、晨起

1.规律作息:保证每天足够的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应不低于10小时,初中生不低于9小时,高中生不低于8小时。应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枕头高度以平躺时颈部自然弯曲为宜,按时休息、按时起床、规律作息。

2.热身:醒来后别马上猛坐起,先伸个懒腰,然后喝一杯温水(唤醒肠胃),再做5分钟简单拉伸(比如转脖子、扩胸、压腿)。

3.营养早餐:早餐是一天中能量和营养素的重要来源,早餐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应占全天的25~30%,早餐的食物应包含谷薯类、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和奶类大豆坚果等四类食物中的三类及以上。早餐一定要吃“有营养的组合”,比如鸡蛋+全麦面包+牛奶+水果,小锅米线+豆浆+水果,杂粮粥+肉包子+水果+酸奶等。

二、课堂

1.保持正确的坐姿:头正肩平背挺直,双脚平放膝90°,即头部保持中立,避免低头含胸或仰头后仰;双肩自然下垂、放松,避免耸肩或含肩;腰部挺直,维持脊柱的生理曲度(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若坐有椅背的椅子,应让腰椎和胸椎下部贴合椅背,必要时在腰后垫一个薄靠垫,避免“塌腰”或“驼背”;双脚完全踩在地面上,膝盖弯曲呈90°,避免“跷二郎腿”“踮脚”或“脚悬空”等。

2.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看书、写作业时,做到“三个一”,即“一尺、一拳、一寸”,眼睛距离书本约一尺,身体距离书桌约一拳,握笔手指距离笔尖约一寸。

三、课间和课后

1.合理膳食:三餐定时定量,吃多种多样的食物,平均每天吃12种以上食物,每周吃25种以上食物;谷类为主,粗细搭配;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每天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天天喝奶,经常吃大豆类及其制品;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饮食少盐少油少糖;学会科学吃零食。

2.用眼健康:连续近距离用眼40分钟,远眺放松10分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课间休息时间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课余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每次不超过15分钟。

3.体育运动:认真做好课间操,学习间隙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比如扩胸、转体、后仰等,课间和放学后到户外开展体育锻炼,如和同学一起玩游戏、跑步、跳绳、打羽毛球、快走等,每天坚持日间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每周累计达到14小时。

4.做好健康防护:如果出现发烧、咳嗽、拉肚子或者长红疹等,一定要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并就医。饭前便后、外出回家、接触公共物品后、咳嗽或打喷嚏后等情况下,都要用“七步洗手法”,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搓洗双手至少20秒。个人物品(书包、文具、水杯)定期清洗,避免和同学共用毛巾、水杯等私人物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