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发展,结、直肠癌被称为“富贵癌”,但同时也是“幸运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肠癌可以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一、饮食调整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全谷物(如燕麦、糙米)和高纤维蔬果(如西兰花、苹果)等可促进排便,减少废物和毒素对肠壁细胞的伤害,可以降低患大肠癌的风险。
2.减少红肉及加工食品摄入
控制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避免油炸、烧烤类食物,以减少致癌物积累。
3.补充抗氧化食物
适量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也有助于降低患大肠癌的风险。
二、生活习惯
1.保持适量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活动,或至少75—150分钟高强度有氧活动,避免超重和肥胖。
2.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是导致患大肠癌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表明,长期吸烟和大量饮酒会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戒烟、限酒对于预防大肠癌非常重要。
3.管理压力和保持良好心态
长期的压力和负面情绪也会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可以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放松技巧缓解压力,同时保持与家人和朋友的良好关系,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三、早期筛查与干预
1.粪便隐血试验
推荐40岁以上人群每年开展1次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者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2.定期肠镜检查
40岁以上人群(尤其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者)建议定期(每5至10年1次)结肠镜筛查,早期发现并处理腺瘤性息肉或炎症性肠病。
3.关注肠道症状
若出现排便习惯与性状改变,便血与粪便颜色异常,及时就医排查肠道病变。
四、高危因素管理
有家族史的人群需高度关注肠道健康,定期筛查,并严格遵循健康生活方式。
控制慢性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遵医嘱规范治疗以降低恶变风险。
通过以上措施,尤其需重视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调整,定期筛查及高危人群管理可有效降低大肠癌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