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误食不明中草药泡酒中毒事件引发的警示

文章来源:
师宗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
2025-03-05 15:07:22
【字体:

近期,某地发生一起误饮不明中草药泡酒的中毒事件,村民在家中饮用不明中草药泡酒后,出现严重中毒症状,随后被送往医院救治。经调查,中毒人员3名,患者甲饮用泡酒约20分钟后出现恶心、呕吐、口唇发麻、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患者乙和患者丙相继出现类似症状,中毒人员先后被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救治。其间,患者甲和患者丙反复出现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丙经全力抢救无效后死亡,患者甲和患者乙转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集中救治。不明中草药泡酒中毒不仅会对个人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还会对家庭、社会、法律以及中医药文化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在悲痛惋惜之余,也给公众带来一些警示。

一、常见不明中草药中毒原因分析

酒后大意:当事人在饮酒后因酒精影响,忽视重要的健康安全问题,饮用了自己不熟悉且从未饮用过的不明中草药泡酒,最终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严重伤害。

自行采摘误食:部分民众在野外自行采摘野菜或草药时,误将含有乌头碱、钩吻碱、强心苷类毒素的有毒植物当作可食用草药,如雪上一枝蒿、草乌、附子、钩吻(断肠草)、夹竹桃等。夹竹桃含有多种强心苷类毒素,常在公园、风景区、道路旁、湖泊旁周围栽培,夹竹桃的根、茎、叶都具有毒性。断肠草又被称为植物界“伪装高手”,与五指毛桃、海风藤容易混淆。近年来,媒体也曾多次报道误食混有钩吻的树根泡酒和饮用假“五指毛桃汤”导致钩吻碱中毒的食源性疾病事件。

不当炮制使用:乌头类等中药材需经过严格炮制降低毒性后才能入药。一些群众自行在家炮制或在非正规渠道购买未按规范炮制的含有乌头碱类药材,用于煲汤、泡酒等滋补身体,导致中毒。

听信偏方:受民间偏方影响,忽视部分中草药的严重毒性,盲目使用中草药治疗疾病,如用乌头泡酒治疗风湿等。

二、中毒症状

消化系统:早期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类似于急性肠胃炎表现。

神经系统:中毒者会出现口唇、舌及四肢的麻木症状,逐渐发展为全身麻木,还可能伴有头晕、头痛、视力模糊、复视、抽搐、呼吸困难等。

心血管系统:严重时可出现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室性早搏、心室颤动等严重心律失常,导致生命危险。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血压下降,引发休克从而导致昏迷。

泌尿系统症状:少尿、无尿,肾功能可能受损。

三、预防措施

避免自行采摘:不要在野外自行采摘不认识的野菜、草药,尤其是与含乌头碱、钩吻碱类植物外形相似的植物。如果不确定某种植物是否可食用或药用,应向专业医生咨询。

谨慎使用中药材:如需使用有毒类中药材,务必在正规医院中医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医嘱剂量和炮制方法使用,切勿自行在家炮制或使用来源不明的药材。购买中药材时,要选择正规的药店或医疗机构,确保药材质量和炮制规范。

警惕偏方:不要轻信民间没有科学依据的偏方,避免因盲目使用含有毒素的药材而中毒。对于一些声称有神奇疗效的偏方,应先咨询专业医生意见。

及时报告:如发现身边有可能导致乌头碱、钩吻碱等中毒相关线索,可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报告。

四、应急处理

立即催吐:一旦怀疑发生中毒,在中毒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应立即进行催吐。可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然后刺激其咽喉部,促使呕吐,尽可能将胃内未被吸收的毒物排出。

及时就医:催吐后,应尽快将中毒者送往附近有救治能力的医院进行救治。就医时,要携带可能导致中毒的植物或药材样本,以便医生准确判断中毒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请民众务必提高对不明中草药中毒的认识,加强防范意识,保障自身和家人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