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正值高温和降雨季,极易促进病菌的滋生与繁殖,导致食物易受污染而变质,因此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一、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引起感染而导致的一组传染病,常见肠道传染病包括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或副伤寒、手足口病、甲肝、戊肝、阿米巴痢疾等。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
二、传播途径
1.经水传播:如果生活饮用水源被肠道传染病的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排出的粪便、呕吐物污染或在水中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都容易造成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等疾病。
2.经食物传播:食品在加工、储存、制作、运输、销售等过程中,若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流行。
3.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病人的衣物、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4.昆虫传播: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苍蝇、蟑螂等媒介昆虫体内存活一段时间,并随着昆虫的活动进行传播。
以上几种传播途径均由不同的病菌或病毒引起,症状各异,但都属“病从口入"。其发生和流行,主要是通过被病菌污染的食物和水。
三、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1.首先应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科学防病。注意搞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注意洗手,防止病从口入。
2.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食物,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去皮。
3.贮存食品或加工食品时,都要生熟分开,不买变质的禽,肉,蛋和水产品。
4.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加强体质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5.做好家庭室内外卫生,清除卫生死角及积存垃圾,注意灭蝇、灭蚊、灭鼠。
6.避免接触病人,若有肠道传染病患者,应避免与其接触,若有必要,应采取防护措施。
夏季预防肠道传染病,管好“手"和“口"是关键。预防措施很简单,但依旧不可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