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奶增豆减油,助力学生营养健康

文章来源:
云南省疾控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5-17 11:06:00
【字体:

充足的营养是儿童青少年体格和智力正常发育,乃至一生健康和幸福的物质基础,同时,中小学时期是一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中小学生应从小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做到科学食养、平衡膳食。

2024年5月20日是第35届“5•20"中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主题是“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

一、加奶——每天摄入奶及奶制品

奶类是一种营养成分丰富、组成比例适宜、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高的食物,是膳食钙和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还含有乳糖、维生素A、维生素B2、磷、钾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中小学生应将奶类当作每日膳食组成的必需品,每天至少摄入300克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300克鲜牛奶约可提供7—18岁儿童青少年全天钙需要量(800—1000毫克)30—37.5%,提供7—10岁儿童青少年全天蛋白质需要量(40克)22.5%。

奶及奶制品种类繁多,如鲜奶、酸奶、奶粉、奶酪等,可以替换着吃。例如,早餐喝一杯牛奶,课间喝一杯酸奶,或早餐吃2—3片奶酪,课间喝一杯牛奶或酸奶。超重和肥胖者宜选择脱脂奶或低脂奶。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酸奶、奶酪等发酵型奶制品,同时应避免空腹喝奶,可在三餐时或在餐后1—2小时内喝,每次少量喝并搭配其他食物。

二、增豆——多吃大豆及其制品

大豆是指黄豆、青豆和黑豆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干豆类食物,大豆制品包括豆浆、豆腐、豆腐干、豆腐丝、豆腐皮、豆腐脑、腐乳和豆豉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钾和维生素E等,还含有大豆异黄酮、植物固醇等多种植物化学物。

中小学生应多吃大豆及其制品,建议6—13岁平均每人每天摄入15g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14—17岁每人每天摄入15—25g。例如,早餐吃豆花米线或豆腐脑,课间喝一杯豆浆,或午餐吃一份芹菜香干,晚餐吃韭菜炒豆腐皮等。

三、减油——清淡饮食

烹调油包括植物油和动物油,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但过多的烹调油使用会增加脂肪摄入,导致膳食中脂肪供能比例超过适宜范围,过多摄入反式脂肪酸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中小学生应清淡饮食,少吃高油或油炸食物。6—10岁每人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0—25g,11—17岁每人每天不超过25—30g。尽量选择蒸、煮、炖、焖、水滑、熘、拌等烹调方式,减少煎和炸,例如,食用鸡蛋时,采用蒸蛋羹、煮鸡蛋等方式,尽量不选择煎鸡蛋和炸散鸡蛋,以减少烹调油用量。还要限制薯条、土豆片、饼干、蛋糕等又“酥"又“脆"的食物摄入。

此外,中小学生平衡膳食还应做到:三餐规律,定时定量,尤其要重视早餐的营养质量;吃多种多样的食物,平均每天吃12种以上食物,每周吃25种以上食物;食物搭配要合理,做到谷类为主,粗细搭配,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每天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不偏食、不挑食,不吸烟、不饮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