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为什么需要补碘?

文章来源:
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
发布时间:
2024-05-15 15:43:00
【字体:

碘是人体必需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在维持机体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健康成人体内的碘总量为20~50mg,平均为30mg。碘在人体内每天都在代谢,在碘摄入停止的情况下,体内储备的碘仅够维持2~3个月。

碘在自然界含量稀少,除在海水中含量较高以外,在大部分土壤、岩石和水中的含量都很低。碘摄入不足可引起碘缺乏病,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和危害的总称。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以及碘缺乏导致的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等。

碘的生理功能是通过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完成的,甲状腺激素是人体重要的激素,其生理功能如下。

1.促进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具有协同作用调控生长发育、促进长骨和牙齿生长、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维生素的吸收利用、促进生物氧化和代谢,因此能够促进发育期儿童身高、体重的增加,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和性发育。

2.参与脑发育——在脑发育的关键时期(从妊娠开始至出生后2岁),神经系统的发育依赖甲状腺激素。

3.调节新陈代谢——甲状腺激素对蛋白质、脂肪、糖的合成和分解代谢均有促进作用。

4.对其他器官、系统的影响——甲状腺激素是维持机体基础活动的激素,因此对机体几乎所有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

我国居民碘的主要来源是碘盐、食物和饮水。由于自然环境缺碘是长期存在的,人体对碘的储存能力有限,因此补碘应遵循长期、微量、日常和生活化的原则。长期以碘推荐摄入量水平摄入碘,可以满足机体对碘的需求,维持组织中适当的碘储备和机体健康。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中健康人每人每日碘参考摄入量:0-0.5岁婴儿的适宜摄入量(AI)约为85微克/天,0.5-1岁婴儿的AI约为115微克/天,1-11岁儿童的推荐摄入量(RNI)为90微克/天,12-14岁的RNI为110微克/天,15岁(含)以上及成人的RNI为120微克/天,孕妇RNI为230微克/天,乳母RNI为240微克/天。

*每日碘推荐摄入量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97%-98%)需要量的碘摄入水平。

碘的摄入不是越多越好,机体对碘的摄入也是有上限的。《中国居民补碘指南》(2018年)推荐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成人为600㎍/d。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指某一生理阶段和性别人群,几乎对所有个体健康都无任何副作用和危险的平均每日营养素最高摄入量。目的是限制膳食和来自强化食物及膳食补充剂的某一营养素的总摄入量,以防止该营养素引起的不良作用。

由于摄入的碘经人体利用后主要通过尿液(90%)排出,因此尿碘水平常作为判定人群碘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目前多用尿碘浓度反映碘营养。碘营养是评估碘摄入量多少及其产生的影响,除尿碘浓度外,还有其他一些指标也用于碘营养状态的评估,包括甲状腺肿率、新生儿TSH筛查阳性率、甲状腺容积和血清碘。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指标只适用于评估群体的碘营养状况,不适用于个体碘营养评估。

**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常见有甲亢、甲状腺炎等)患者,因治疗需要遵照医嘱可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停止碘摄入的情况下,体内储备的碘仅够维持2-3个月。我国是碘缺乏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如果我们不能长期地、持续地补碘,碘缺乏病就会卷土重来,所以我们必须坚持长期食用碘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