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碘是决定智力正常发育的重要元素
碘是人体甲状腺素的重要原料,与人体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关系密切,特别是对人体大脑的发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严重缺碘,便会造成地方性克汀病,病人变得呆傻;稍轻的亚克汀病病人,智力也会严重受影响。在胎儿或婴幼儿期轻度缺碘的人虽然还没有发展到亚克汀病的程度,但智力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缺陷,表现为智力不足或低下,且无法治疗。
2.缺碘会引起碘缺乏病
缺碘地区的土壤和水源等外环境中含碘量很少,所以出产的粮食、蔬菜、水果等也都缺碘。长期摄入碘不足的当地居民因为缺碘,便会发生一系列碘缺乏病,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矮、呆、聋、哑、瘫)、亚克汀病,孕妇缺碘引起的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先天聋哑等。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缺碘的程度不同,对人体的危害不同。但是影响面最大,后果最严重的是轻微缺碘造成的大量人口智力不足和智力低下。
3.轻度缺碘造成的智力损害不可忽视
胎儿期和婴幼儿期轻度缺碘,可影响大脑发育,使人的智力低下。因轻度缺碘造成智力低下的人,外表虽然和正常人一样,但儿童时期读书学习就特别费劲儿,再努力也不会得到好成绩。成人后只能从事简单的劳动,不能掌握复杂的劳动技能和专业知识。由于碘缺乏地区因轻度缺碘造成智力缺陷的人口数量较多,所以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比较大。
4.碘的主要来源
碘是人体必需元素,体内不能生成,需从外环境获取。食盐加碘是WHO等国际组织推荐的控制碘缺乏病最安全、最有效的措施,为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1995年起我国全面普及食盐加碘措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普遍食盐加碘策略,2000年在全国水平上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目标。
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外环境普遍缺碘,人群摄入的碘主要来源于加碘食用盐,“云南省不同尿碘水平地区膳食摄入抽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食用盐碘贡献率为90.3%;其他补碘方法还有应急口服碘油丸、服用含碘药物及营养素补充剂、食用富碘食物等。2000年全省达到基本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2010年实现了95%以上的县(市、区)消除碘缺乏病目标,2020年,全省129个县(市、区)全部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实践证明,普及食盐加碘是纠正碘缺乏、消除碘缺乏危害行之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
5.合理购买、保存和食用碘盐
到正规超市或零售点购买碘盐,不购买集市或走村串户盐贩子的盐。
碘盐存放在加盖的罐、盒等容器内,避免受潮和日晒。
碘遇到高温就会挥发掉,炒菜时不用碘盐爆锅,要等菜熟后起锅前再加入碘盐调味。
碘盐的颜色、味道和非碘盐一样,购买时要认准碘盐标志。
食用碘盐预防碘缺乏病必须长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