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是啥?

文章来源:
云南省疾控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17 11:07:00
【字体: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即流脑,冬春季高发,因其发病急、进展快、传染性强、隐性感染率高和病死率高等特点令人担忧,低龄婴幼儿的爸爸妈妈尤其需要特别注意,一旦孩子感染发病,往往带来严重的后果。

一、什么是流脑?

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多发生在冬春季,脑膜炎球菌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共有13个长相各不相同的兄弟姐妹。他们各自的名号如下:A、B、C、D、X、Y、Z、29E、W135、H、I、K、L血清群,最危险的成员就是A、B、C、Y、W135等,它们导致的发病占95%。流脑临床表现主要有突发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以导致休克和脑皮质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二、流脑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流脑的传染源:病人、带菌者。

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空气传播,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喂奶、接吻等,对2岁以下婴幼儿传染具有重要意义。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5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6个月至两岁的儿童发病率最高。

三、预防流脑有妙招

1.流脑疫苗闪亮登场

接种含相应菌群成分的脑膜炎球菌疫苗能有效预防相应菌群的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脑。

(1)我省免疫规划使用的流脑疫苗:6月龄和9月龄分别接种1剂次A群流脑多糖疫苗;3岁和6岁时分别加强接种A+C流脑多糖疫苗。

(2)自费的流脑疫苗: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

2.日常防护不可少

减少罹患流脑危险因素的锦囊: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打喷嚏及咳嗽时使用手帕,开窗通风换气。

(2)增强抵抗力:加强体育锻炼及户外活动,保证充足休息。

(3)戴口罩、少聚集:流行季节尽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若到人员拥挤的场所应戴口罩。

(4)提高警惕,做好防护:儿童应尽量避免与有流脑相似症状的人接触;如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