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小胖墩”系列之七 :添加糖的“甜蜜负担”

文章来源:
卫生与免疫规划司
发布时间:
2024-11-14 16:33:56
【字体: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肥胖是一种营养失衡,是身体长期处于营养不均衡状态而形成的,不仅会阻碍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影响生理功能,还可能带来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健康问题。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科学防控肥胖的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国家疾控局组织制作了关于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第2个系列科普内容——不做“小胖墩”系列。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添加糖仿佛一位“甜蜜伙伴”,悄然融入我们的日常饮食之中。从早晨的吐司抹果酱,到午后的一杯奶茶,再到夜晚的甜蜜小点心,添加糖无处不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尽的滋味。然而,这份甜蜜背后,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陷阱”。今天就让我们聊聊添加糖的那些事。

一、什么是添加糖?

添加糖是指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并延长保质期。常见的添加糖有白砂糖、绵白糖、果糖、红糖、玉米糖浆等,含添加糖的食物有含糖饮料、糕点、饼干、甜品、冷饮、糖果等。现在很多宣称“无糖”“低卡”的食品中所添加的具有甜味的物质叫做“甜味剂”,比如木糖醇、麦芽糖醇、阿斯巴甜等,则属于食品添加剂的一种,不是添加糖。

二、甜蜜背后的隐患

首先,过量的摄入添加糖会带来龋齿问题。研究证实,当每日添加糖摄入量超过一定限度时,龋齿的发病率会显著上升。此外,添加糖作为纯能量物质,过量摄入易导致能量过剩,进而转化为脂肪堆积体内,不仅会增加肥胖的风险还可能引起多种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甜食的过度摄入还与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等存在关联。

三、科学应对策略

要避免陷入添加糖的甜蜜陷阱,就要学会科学应对:

1.适量摄入:建议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应低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且2~3岁的儿童不宜摄入添加糖。儿童青少年还应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2.学会阅读食品标签:购买预包装食品时,仔细查看营养成分表,了解食品中糖的含量。建议优先选择糖的“营养素参考值(NRV)%”更低的食品。

3.选择健康食品:尽量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多吃新鲜、天然的食物。新鲜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此外,全谷物、豆类、坚果等食品也是良好的营养来源。

4.亲自动手制作食品:自己动手制作食品时,可以更加精准地控制添加糖的量。选择低糖或无糖的食材和调料,不仅有助于减少糖分的摄入,还能享受烹饪的乐趣。